2011即将过去,中心主任陈华接受济南时报独家专访,点评中国经济,文章刊登在2011年12月18日的财经第9版。http://jnsb.e23.cn/html/jnsb/20111218/jnsb9634340.html。 2011年,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。各种调控措施频出、CPI涨幅居高不下、房价让人捉摸不透、股市跌回10年前、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并引来广泛关注……而且,这些将成为跨年度的热点话题: 货币政策中性偏松,财政政策余地更大 记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继续实施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”,用词与去年一模一样。怎么理解? 陈:这表明货币政策将回归中性,既不刺激也不紧缩,但考虑到欧债等国内外危机叠加的背景,可能是中性偏松。 如果要刺激经济,财政政策的空间和作用可能会更大,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,如可对战略性产业实施减税。 记:会议同时提到“货币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,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”。 陈:这就是刚才讲的货币政策会中性偏松。估计明年全国的信贷增量不会少于8万亿元,2011年估计在7.5万亿左右。这只是信贷,不包括证券市场、债券,和被称为“影子银行”的银行变通后的理财产品、信托产品等。 对应中国如此大的经济体,明年8万亿元的信贷增量是适当的。 物价压力仍很大,调控房价慎用行政手段 记:虽然近几月CPI回落了,但稳物价仍是明年主要任务。 陈:明年的物价压力很大。国际上新一轮量化宽松已经开始,12月初,美、欧、英、日、瑞、加六央行联合宣布自12月5日起开始降低美元掉期利率50个基点,增加流动性;国内预计有8万亿元的信贷增量;加上刚性的成本增加等因素,将使明年稳定物价的压力很大。 记:房价吗?会议明确表示“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”。目前国内数十个城市出台了“限购令”,但不久前一些城市传出限购令松动的信号。 陈:今年针对楼市出台的措施很严厉,但很多地方值得反思。我一直不主张轻易动用行政手段,限购令就是行政手段。 政府应该负责保障性住房,让中低收入人群有房住;商品房主要供应富人,由市场来管。但目前保障性住房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,如有的挖了个坑就说开建了,质量如何保证、住户如何退出等问题有待迅速解决。 虽然目前房价有所松动,但如果下跌10%,很多方面会承受不了。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。 应多采取直补,进行结构性减税 记:你说到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。但明年家电以旧换新、家电下乡、惠民节能补贴等很多政策将结束。应该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? 陈:我一直不太赞成家电下乡等政策,滋生了很多腐败,国家出了钱,但钱没到该补的人手中。应采取直补的方式,就是把钱直接给被补贴对象,如农机下乡,应该直接补给农民;物价上涨时,应对中低收入群体予以直补,避免他们出现生活困难。 记:今年以来,“减税”的呼声一直很高。 陈:早该减税,且应该结构性减税,比如对高科技企业、小微企业减税,放水养鱼。 重新认识小微企业,应定向宽松 记:说到小微企业,10月份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包括真金白银的减税、减费。 陈:但长期以来,我们对中小企业所谓的扶持,是喊得多、干得少,虚的多、实的少,取多给少。实惠还是不够多。 应该重新认识小微企业,把它们放到更高的位置。小微企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,而且是富民工程。同时,小微企业一般专注于某个很小行业,专业且创新能力强。在美国,除极少数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外,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,微软很多产品或业务就是收购小微企业来的。 记: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? 陈:目前最重要的是在货币政策上定向宽松,如把银行信贷、上市“切块”,给小微企业机会。同时,推出“中小企业集合债”,目前已在南方一些地方尝试,可惜山东落后了。此外,应建立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小银行,进一步发展村镇银行。当然,还应给小微企业减税、减费。很多职能部门一提服务就是收费,这是非常可恶的。 本版稿件采写:记者李松 摄影:记者谢永亮 |